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愛國華僑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司徒贊

爱国华侨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司徒赞          

摘自开平市政府网站 司徒赞,开平县赤坎永坚连兴里人,生于公元1900年9月,父名司徒炳华,在赤坎镇卖瓜菜为生,母谢开,在家务农种瓜菜,生活清贫,司徒赞自幼聪明好学,10岁,就能自写春联,贴于门口,邻里见其字体清秀,备加称赞,并清代书。11岁,读了三年私塾,诗词书法,均有基础。是年,他叔父请同村一位堂伯回乡带他到南洋谋生,投靠叔父,他叔父在马来西亚的巴生埠开设一间小木工厂,生活尚好,鉴于司徒年幼聪颖,就送他进中华学校读书,学业大进,成绩优异,15岁小学毕业,他叔父拟留他在厂学木工,但他矢志向学,要回国升学。初进上海公学,后到浦东中学,两年后考进南京暨南大学师范系,攻读教育学,他除了努力读书外,还经常为学校墙报投稿,发表自己的见解,引起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的注意,并约见他。1919年司徒赞毕业时,适值爪哇文池中华中学委托暨大物色校长,学校和黄炎培就推荐司徒赞前往接任。19岁的司徒赞就在文池兰中华学校任校长,主持两年校政,颇受好评。1924年,11月与刘金端女士结婚。1926年回返印尼,先后在巴达维亚八帝贯任中华学校广仁学校任校长,后任“荷印华侨学务总会”任视学。与此同时,还先后担任印尼雅加达华侨促进会副主席,雅加达中华侨团总会主席等职务。对华侨教育工作,华侨爱国团结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司徒赞及其夫人立即投身于华侨支援祖国抗日的爱国运动中去,他任“华侨救国后援会”文书主任,起草签署一切文件,并赴各地发动募捐,他的夫人刘金瑞女士亦被选为该会妇女组副主任,协助筹款。自1937年7月至1942年12月,共募捐约五千港元,及各类物资,先后寄至贵阳红十字会收转。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印尼危在旦夕,荷印殖民政府为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向中华总会提出共同御敌,组织“抗敌后援会”,司徒赞起草了“抗敌宣言”。1924年3月5日,日军占领了荷印首府巴达维亚,九日,荷印殖民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4月,日军开始大逮捕,司徒赞及夫人刘金瑞因起草“抗敌宣言”和筹款接济国内,以“叛逆华侨”的罪名遭逮捕和判处10年徒刑,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7日,司徒赞夫妇从集中营释放出来,恢复了自由。   通过战火劫难,司徒赞为华侨大团结奔跑,恢复经济,发展教育,联合当地三大侨团(广肇会馆、华侨公会、福建公会),超越战前分帮派办教育的格局,创办联合中学,使失学三年多的华侨子弟就读。1946年6月,联合中学由华总会文教部接办,使其成为华侨公立的中学,改名为“华侨公立巴城中学”,司徒赞出任第一任校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印尼雅加达华侨成立了“促进中印(尼)建交工作委员会”。次年5月,中国印尼建交“工作委员会”改名为“雅加达华侨团结促进会”,司徒赞被推举为副主席。1952年4月,该促进会改名为“雅加达华侨团总会”,1955年两次被选为侨总主席,1952年和1959年,他先后两次率领印尼华侨回国观光团到国内游鉴参观,并两次应邀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返回印尼后,他向华侨热情宣传祖国的新气象,对团结广大华侨,开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   1960年1月,司徒赞和夫人回到祖国定居,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照顾,在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任副所长兼暨大董事会董事。还历任省二届政协委员、省三届人代会代表、全国侨联委员、省华侨投资公司董事,省历史学会理事、中国亚菲学会理事等职,归国十多年间,司徒赞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尽管司徒赞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并没有动摇他热爱祖国和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赤忱之心。粉碎“四人帮”后,他心情舒畅,在古稀之年仍积极为祖国为人民多做有益的事情。1978年2月,他被选为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3月,他不顾身体有病,乘飞机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由于气候悬殊,机车劳顿,以致病情加剧,一病不起。3月14日,这位“爱国出于天性至死不逾”的司徒赞不幸于广州与世长辞,终年79岁。   司徒赞前著有《荷属东印度地理》、《爪哇故事童话集》等书以及一批诗词,他逝世后,由他的夫人及女儿搜集整理出版了他生前定名的《纪南堂诗词存稿》,共一百三十余篇,分为“观光集”、“东山集”及“岁暮怀人”三部分

8月15日,司徒赞的儿子司徒巴生﹑司徒达生把100本新出版的《司徒赞诗文选》送给华中校友会。华中旅港校友会专门搞了一个有七十多人参加的赠书仪式,隆重而热烈。仪式上,多位校友一个接着一个地发言,盛赞司徒赞先生爱国爱乡﹑献身华侨教育﹑热心公益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再过一个月,就是司徒赞先生的110岁诞辰(1900年9月12日)。《司徒赞诗文选》的出版,是对司徒赞先生最好的纪念。我们衷心感谢司徒巴生兄弟姐妹把这本内容极其丰富的书送给我们,使我们得以分享先辈们的思想﹑品德﹑爱国情怀以及文化修养。因存书不多,需要者请尽快与会所联络,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stc1

stc3-1

stc4

stc5-1

stc6-1







TOP

stc10

stc11

stc12

stc13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