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瀏覽我們的足跡--ACHING
[打印本頁]
作者:
huasheng
時間:
2017-9-27 10:58
標題:
瀏覽我們的足跡--ACHING
我們這批人,輾轉走過六七十年的人生路,可曾想到環境變化有幾多?
小時住過的小市鎮,當只有電燈的時代,送電時間是固定的,下午五時燈亮表示天晚了,不回家就要
挨駡.沒有電源,家裏自然什麼電器也沒有,而最巴閉的一次是有了一部收音機,晚上八時收聽澳洲
廣播電台半小時的國語廣播,我們認識了許多香港明星的歌聲,其時北京中央廣播電台接收得不清
楚,聽到許多沙沙
聲.
六十年代中期,我捧著一部"菲力普"半導體收音機回國,曾大派用場,當時全生產大隊就只這部可
以周圍
拎的收音機,放置在會場中央,收聽"最高指示".
七十年代,在香港打工,出了幾次糧,死慳死抵,買了一部黑白電視機,放工後的娛樂節目就靠它.
八十年代,大部份公司還採用手動打字機,和外地聯絡用telex電訊機.後來,打字機都改了電動,
還出現了
體積如同半張寫字檯般大的傳真機.
再後來,家家戶戶都有了彩色電視機,21"...25"...27"...32"...37"
八十年代興起的錄影帶和錄影機到九十年代便玩完,又便宜又輕巧的光碟及光碟機取代了它.
當發明
了薄的
電視機
,就追求更大畫面,
先進的音響器材尤如現場演奏一般逼真,電影院消沉了,
年輕一代
的娛樂變化了.
待得電腦普及,這世界簡直變了樣,什麼都講速度,講效率.
唯一陪我走了幾十年的是不變的電車,坐著古老的電車,沿途看看街景,人們熙來攘往,邊走邊講
電話邊聽音樂,
寬大的牆畫廣告有的已變身活動大屏幕...到站下車,八達通嘟一聲就吃掉我兩大
元.說電車不變還是變了一點.
回頭遙望遠去的足跡,才驚嘆時代的變遷,再過五十年又會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
歡迎光臨 華中天地論壇 (http://huachung.imotor.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