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贵大老同学陈平永,在巴中网站张贴其作品 DELMAN 。小时候我听过一首儿童歌曲,题目就是 DELMAN (附上) 。内容是一位小朋友跟随爸爸坐着马车进城去了。他坐在车夫旁边观查驾车师傅( Pak Kusir)的一举一动,小孩沉醉于马匹奔跑时四只脚摩擦路面发出的滴答滴答声。幼童小孩,天真烂漫,自然很快就完全融入眼前精彩缤纷的世界。
离开印尼老家芝拉扎(CILACAP)不知不觉六十余年了。六十余年前的芝拉扎不能说是穷乡僻壤,不过也只是印度洋畔爪哇岛南部一个孤僻小镇。记忆所及好莱坞拍摄过一部电影 THE STORY OF DOKTOR VESSEL 内出现几秒钟描述荷兰军由芝拉扎码头登上军舰,狼狈撤退前往奥大利亚的镜头。当年芝拉扎镇内唯一交通工具就是马车。爪哇话叫 DOKAR,即平永兄笔下的 DELMAN。当时印度尼西亚经济还很落后,芝拉扎市民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还相当贫困。市民有事外出不论远近都全靠自己的两条腿。一些印尼贵族阶层和较富裕的拥有小杂货铺(TOKO)的华人才拥有单车(当时叫脚踏车)。只是每当过年过节,我们市内华人走亲戚相互拜年,大家才破天荒坐马车。过节嘛,总得要豪气些,不能过于寒酸。这些日子我们孩子们也才有机会,跟随大人高高兴兴坐马车。总之,当时大家觉得坐马车就是奢侈的、赏心乐事的一件事。换句话说就是享福。后来大家生活慢慢好起来,拥有单车的人越来越多。虽然路上步行的市民还很多,但骑单车的人也不少。再后来街上出现崭新的交通工具,那就是三轮车,即印尼话的 BECAK 。再后来又出现新富豪,他们拥有小电动车,我们当时称之为 BRONFIT (似乎是 BRONDI 牌的轻便电单车)。但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仍然就是 DOKAR 。